川普關稅來襲!進口車漲聲響起,台灣汽車市場恐面臨大洗牌?

「美中貿易戰延燒,進口車關稅飆升,消費者該轉向國產車還是再等等?」

川普總統於2025年4月2日簽署第14257號行政命令,宣布對全球多國實施「對等關稅」政策,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32%關稅,並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進口汽車與汽車零組件加徵25%的關稅。此舉對台灣進口車市場帶來多重影響,以下將從政策背景、對進口車價格的影響、國產車市場的變化,以及未來展望等方面進行分析。
★ 政策背景:川普的「對等關稅」與汽車進口稅
川普政府推動的「對等關稅」政策,旨在糾正美國長期貿易逆差問題。根據行政命令,對於被認為對美國徵收高額關稅的國家,美方將實施相應的報復性關稅。台灣因對進口汽車課徵17.5%的關稅,被列入「對等關稅」名單,遭加徵32%的關稅。此外,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進口汽車與零組件加徵25%的關稅,總稅率達27.5% 。
★ 對台灣進口車市場的影響
◇ 進口車價格上漲
由於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,進口車成本增加,導致車價上漲。例如,法拉利已宣布調漲部分車型售價10% 。其他進口品牌如賓士、BMW等也可能因成本上升而調整售價,進一步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。
◇ 台灣政府的應對措施
面對美國加徵關稅,台灣政府提出多項應對措施,包括啟動新台幣880億元的產業支持方案,涵蓋九大面向、共二十項措施,以協助受衝擊的企業 。此外,政府亦表示願意與美方展開協商,探討降低或取消進口車關稅的可能性 。
★ 國產車市場的變化
進口車價格上漲可能使消費者轉向國產車,短期內有助於提升國產車銷售量。然而,若台灣政府因應美方壓力調降進口車關稅,可能導致進口車價格下降,對國產車市場造成衝擊。車輛公會指出,若小客車進口關稅稅率由17.5%降至0%或2.5%,將使台灣汽車產業失去競爭力,連帶影響上、中、下游供應鏈,以及車輛電子產業的發展 。
★ 未來展望與建議
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台灣進口車市場帶來挑戰,但也提供了重新檢視產業結構與政策的契機。建議政府在與美方協商時,兼顧國內產業發展與國際貿易關係,尋求雙贏的解決方案。同時,消費者在購車時應關注市場動態,選擇適合自身需求與預算的車款。
所以消費者到底該轉向國產車還是再等等?
雖然關稅調整帶來波動,但高品質進口車的價值與駕馭體驗仍無可取代,越早入手,越能鎖定最佳價格與配置喔!
近期消費者常有的三大疑問,我們有幫各位整理再Facebook貼文囉!請點下方連結參考...